客服:
技术:
QQ:
地址:
邮箱:

w66利来国际真人游戏娱乐

【平利骄子】陕西日报记者 戴吉坤w66利来国际真人游戏娱乐

  追求,这个话题古老而新鲜。没有追求,就会失去生活的原动力。戴吉坤说:“一个从大山皱褶里走出来的人,无论环境怎么变,家乡的那片山水赋予的这种朴实、执着w66利来国际真人游戏娱乐、勇于攀高的禀性,构成自己现在的人生走向。”他是陕西平利县人,从大山深处走出来,先是投身军旅,继而弃武从文,从军人到记者,从记者到作家,实现着人生的一次次华丽转身。

  戴吉坤出生于1963年,老家在陕西省平利县三阳镇。父亲是国家干部,母亲在家务农,家里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还有奶奶和两个叔叔。家里人口多,经济条件也不好,从小戴吉坤就挑起了分担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的担子。

  上学的时候,戴吉坤就特别喜欢作文,并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和爱好,他清楚的记得发表的第一个“作品”是一篇新闻稿,县广播站播出。这给了他极大的鼓励和信心,之后经常有他的稿子在县广播站播出。

  1981年10月,戴吉坤带着对军营的无限向往,带着美好的从军理想,带着献身国防的追求,带着无限的遐想和期盼,告别了家人,告别了斯生斯养的家乡,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入伍后的新兵生活紧张而充实,每天是艰辛繁重的训练任务,从早到晚累的筋疲力尽。但文学创作的梦想在戴吉坤心里却如新的环境和土壤开始生根发芽。当别的新兵们在都进入梦乡的时候,戴吉坤却在敏思苦想,奋笔疾书,给连队写新闻稿件、写简讯、写散文、写新兵感受……在新兵连的三个月里,团广播室每天播出的稿件肯定有戴吉坤写的,以至于新兵训练一结束,团机关三个单位都发了调令,他只选择去了报道组。

  在团报道组,戴吉坤的文化程度是最低的,但他的文字又是最有灵气的。在部队教员的指导下,他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文学创作,发表了很多新闻作品和小短文。后来,工作需要他又从事摄影,这使他的文字和作品更丰富,更有色彩。再后来,他的散文、诗歌、小品、报告文学在报纸杂志陆续发表并奖。

  1985年10月至1987年4月,他一手拿相机,一手握着笔参加云南老山前线作战,在那个战火纷纷的年代,他就在和越军犬牙交错的阵地上采访,虽然没有拿着枪在战斗,但是他用笔、用镜头记录了这场战争。在这场战争面前,他同样展示了保家卫国、坚强勇敢的风采,历练了他坚毅执着的人生态度。

  军营和文学是戴吉坤从小就神往的领地,23岁写出了四万字的报告文学《军人》,23岁成为军官,33岁被授予少校军衔。从一名普通的新兵,先后担任团报道员、新闻干事、连队指导员、宣传科副科长、营教导员,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

  就在很多人对戴吉坤在军营取得的荣誉艳羡时,他选择了转业,坦然放弃了军队的仕途。1999年,转业为陕西日报社记者。从青山秀水的陕南到醉卧沙场的军营,再到八百里秦川腹地,他的追求从未停歇。但是追求的背后是苦苦的奋斗和艰辛的拼搏。

  2003年的“非典”,是一场突降的人间灾难。面对未知的烈性传染疫情和死亡的威胁,新闻记者也面临着选择和考验。戴吉坤主动请缨,成为陕西日报社特别报道组成员。他恳切地对报社领导说:“我有18年的军人生活,参加过老山作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让我用身体去探路。”报社考虑他摄影技术和文字功底都比较扎实,最后决定让他进入“生命禁区”的“非典”隔离区采访。其间,戴吉坤强忍母亲逝去的悲痛,深入西安交大一附院“非典”隔离区采访第一手素材,发回了大量珍贵的独家报道。在十四天隔离期间,戴吉坤写出了一万多字的《非典隔离区采访日记》,刊发新闻图片40余幅(组),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戴吉坤表现出了战士的勇敢无畏,优秀记者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员和党报记者的良好素质。他先后荣获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的“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记者”荣誉称号;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全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的“陕西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记者”荣誉称号。2004年又被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评选为“2003-2004年度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现在,戴吉坤担任陕西日报《三秦新视野》新闻摄影专刊主编,由他采写拍摄的稿件两次获得陕西新闻一等奖,由他策划组织编辑的稿件获得全国党报和陕西新闻奖二、三等奖十余次。

  在繁忙的新闻采访写作中,戴吉坤从来都没有放弃文学的创作。记者的职业经历不仅不会阻碍其想象力的发挥,反而会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和思想支撑。在记者生涯中,戴吉坤学会了调查积累素材,学会了敏锐观察发现问题。采访多了,见到的人多了,遇到的事儿多了,新闻报道不能抒发情感,常常又难以忘怀,于是在业余时间他驰骋在文学的海洋里,写诗歌、散文、小品w66利来国际真人游戏娱乐、歌词,他的文学作品生动灵秀又不乏细腻自然,既质朴真实又饱含深情。

  写小说,不是他的一时兴起,而是有着长期积累和准备的。军人、记者的经历对于文学创作帮助很大,他把素材和情感融入到自己的小说创作,用小说讲新闻中不能出现的故事。

  在孕育《栀子花开》期间,他经常把自己关在书房,一夜一夜通宵达旦、笔耕不辍。一直以来对文学的不离不弃,使他的长篇处女作就像十月怀胎后应运而生。2009年,《栀子花开》由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戴吉坤经过十余年的积累构思完成的。《栀子花开》以现实为基调,以爱情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为背景,以批判又不乏同情的笔调塑造出承袭了过多乡土意识的准城市人高秀山的落拓的艺术形象,在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再现了三十年来中国城乡之间的历史变迁,揭示了特定时代中或沉或浮的人物心理历程,记录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营工业”受到的深层冲击,描绘出陕南一带浓郁的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

  “人情练达即文章”,栀子花终于在他笔下盛开了,这不就是故乡山茆的那片栀子花吗?是的,不知在他心底隐藏了多少年,那束梦中苦苦追寻的栀子花!

  “厚重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是著名文学评论家、矛盾文学奖评委李星对《栀子花开》的盛赞。该书一经问世,被陕西出版集团作为重点图书在第1 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推出,在西部11省(市)优秀图书评选中获一等奖,被全国农家书屋列为重点推荐书目,被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成广播剧在全国多个广播电视台播出,被改编电影电视剧。据悉,由全国著名作家、评论家共同推荐,戴吉坤的长篇小说《栀子花开》已由作家出版社作为2015年重点作品再版推出。

  在成功、荣誉照耀下,戴吉坤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但难能可贵的事,无论身处何方,热爱家乡的情怀始终未变。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工作和作品无时无刻也离不开家乡平利附着在我身上的那样一种情感,那样一种底蕴,那样一种传承。”他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山水的眷恋,对家乡人民的牵挂,是他创作灵感的丰富源泉和不竭动力。

  山水是清澈的,心灵也是清澈的。故乡对于戴吉坤而言,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记忆。那里的自然山水、文化传统,还有童年纯真的梦、家乡难忘的情,都浸透在他富有生命力的文字和影像中,也造就了他朴实、积极向上又负有追求的文化素养和精神状态。我们坚信,戴吉坤必将实现人生更大的梦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